刚刚,A股反攻!央媒罕见发声

2023-08-18 04:11:39 证券之星

大盘全天探底回升,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,创业板指早盘一度创出年内新低。

盘面上,机器人、减速器概念股大涨,昊志机电、通力科技、新时达等超10股涨停。军工股迎来反弹,观想科技20CM涨停,长城军工、鸿远电子涨停。充电桩概念股开盘拉升,泰永长征、绿能慧充涨停。券商股全天反复活跃,国盛金控涨停。板块方面,减速器、军工、啤酒、高压快充等板块涨幅居前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下跌方面,医药股集体调整,圣诺生物跌超5%,减肥药、银行、医疗器械、创新药等板块跌幅居前。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,两市超3800只个股上涨。

截至收盘,沪指涨0.43%,深成指涨0.61%,创业板指涨0.66%。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398亿,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56亿。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5.19亿元,其中沪股通净卖出7.66亿元,深股通净卖出7.53亿元。

01

机器人概念获密集催化

今日,亚太主要股市收盘全线走低,韩国综合指数跌0.23%;日经225指数跌0.44%;澳洲标普200指数跌0.68%,创逾一个月收盘低位;新西兰NZX50指数跌0.95%。

相比之下,昨日跟跌的A股今日走出了“以我为主”的趋势,三大指数低开后纷纷走高,最终全部收涨。

从盘面上来看,市场的热点开始尝试由高向低进行切换,如机器人、国防军工、充电桩、汽车等板块均此前经历了较长时间整理的方向,今日迎来了集中的修复性反弹,赚钱效应的扩散对于市场的止跌企稳具有积极意义。

消息面上,近期机器人板块催化剂颇多。

8月16日,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。同日,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《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》提出,设立100亿元规模的机器人产业基金,首期规模不低于20亿元,支持创新团队孵化、技术成果转化、企业并购重组和发展壮大。

对于机器人方向后续投资,华西证券表示,目前人形机器人处于商业化初期:一方面,需要重点关注特斯拉等头部企业的人形机器人的研发、生产及应用情况;另一方面,上游核心部件环节有望受益于商业化应用和行业空间扩大。同时,伴随商业化进程的推进,人形机器人降本需求迫切,国内厂商有望凭借硬件部分的性价比等优势迎来机遇。

不过,机器人概念今日反弹,更多的还是存量资金高低切换的结果,目前市场整体依旧延续弱势整理。而近期主线券商板块也出现分化,内部领涨的多是小市值较小的情绪标的(如首创证券、华林证券、太平洋等),这意味着其背后仍是以短线的筹码炒作为主。同时,今日国盛金控涨停,而前述三只热门股均出现下跌,也是炒作资金博弈的特征。

往后看,财联社评论指出,券商或仍是当下盘面的关键,如果想要券商整体形成第二波行情,一方面整体的量能仍需进一步提升,另一方面像中信证券、东方财富这类的大市值券商品类也应及时跟进走强。

02

央媒谈减免印花

近期,A股存量博弈态势明显,市场上提议减免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呼声渐高。今日,央广网也刊文对此评论。

据央广网报道,近日,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正在就其任期内第二份《施政报告》接受公众的咨询。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响应称,要求撤销港股股票印花税。至于A股方面,央广资本眼采访了多位市场分析人士,众人指出,当前确有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必要性与空间。

一方面,减免证券交易印花税可以明显起到降低股市交易成本、活跃资本市场的作用。另一方面,财政部数据显示,最近10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均值不足1%,减免印花税对财政负面影响微乎其微。

从历史行情看,印花税进行调整可能会比较明显地起到活跃资本市场的作用。在最近四次印花税调降之后,上证综指成交量分别在当周最高上升71%、98%、114%以及 139%。银河证券研报分析,这主要是因为印花税下降有助于降低投资者成本,从而有利于促进市场成交规模。

不过,税率下调在短期内对市场有一定提振效应,但中长期影响或有限。历史上7次下调印花税后30个交易日,大盘有涨有跌,并未出现明显的单边上行趋势。

往后看,市场对于印花税的调整方案也尚未形成一致意见。

财税审计专家刘志耕建议直接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,给股市来一个最有力的提振。而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则表示,A股市场若调降印花税,可以一次性将印花税率从1‰调降至0.5‰,后续视情况可以逐步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。此外,也可以考虑将印花税作为一种鼓励长期投资的政策工具,区别持有期限征收差别化印花税率。

不过,目前而言,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否调整、如何调整都没有官方消息。而未来不管是减是免,都面临一个法律程序问题,同时关系到财政收入与资本市场的平衡,需要综合考虑。因此,市场仍然需要等待明确政策落地。

03

“市场底”何时形成?

最后,回到A股市场。目前来看,市场在底部区间徘徊已久,何时能够真正筑底?

针对当前市场位置,华金证券最新研报指出,当前处于极度缩量到筑底(悲观预期)阶段,扭转的关键因素在于四点:政策、估值、基本面、流动性。结合历史行情,从四个因素对于市场筑底的影响来看,排序为政策>估值>基本面>流动性。

首先,政策是扭转悲观预期的关键:在6次悲观预期后市场开始筑底反弹的行情中,均有强力的政策出台,如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、2008年的“四万亿”、2012年的科技创新、2016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2018年的鼓励民营企业、2020年的特别国债。

其次,股市估值处于低位有利于市场出现筑底反弹:历史上5次A股筑底时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。

第三,盈利和经济预期的改善对市场见底反弹有较强的催化作用:除2020年外,其余5次制造业PMI均有所回升,2012、2016、2020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均有所上升。

最后,流动性宽松与否对市场见底反弹的影响偏小。

更进一步,政策底之后,通常间隔1-3个月左右出现市场底,政策底出现后市场通常会迎来短期反弹,反弹结束再次回落主要源于外部风险或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上升。

在“从政策底到市场底”的驱动因素上,外部冲击>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力度>估值和情绪。基本面外的风险冲击是影响政策底后形成市场底的关键因素;政策底后,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力度将加速市场底形成;估值情绪高低对于双底区间的市场趋势影响并不明显。

具体策略上,华金证券认为分为两个阶段:第一,市场极度缩量向筑底过渡期间,低估值稳定类行业(如金融、建筑等)和产业趋势上行的行业占优。第二,筑底到反弹期间,政策导向的行业和产业趋势上行的行业占优。

当前来看,根据历史复盘经验,在极度缩量后筑底期间产业趋势上行和低估值稳定类行业占优。目前低估值稳定类主要是银行、非银、地产、交运等,产业趋势上行的是 TMT。

后续来看,政策依然可能催生筑底反弹,根据历史经验,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上行的行业可能偏强。目前政策导向指向的是券商、地产、消费,产业趋势上行的是 TMT;此外,超跌的医药新能源筑底后值得布局。

上一篇 : 国家出台措施促进退役风电、光伏设备循环利用
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
x

相关推荐

精彩推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