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填志愿,不能过分迷信“规划师” |新京报快评

2023-07-09 14:45:24 腾讯网

付费机构并非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的唯一选择。

▲高校招生工作人员现场“摆摊”,面对面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和建议。图/新华社


【资料图】

文 | 和生

眼下正是高考志愿填报季,在网络平台上,各类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也纷纷上线,为考生和家长指点迷津,规划方向。

但这些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是什么来路?近日,央视网披露了“高考志愿规划师考证乱象”。在网络上,不少机构打出广告,声称成为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可以通过考试持证上岗,还宣称“考证低门槛、低难度,适合做副业赚钱”等。

这些证书往往经过短则“三天”长则“一个月”的培训,便可以轻松获取,具体到证书发放机构,则号称来自“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”“中国管理科学学会”等权威机构。但实际上,无论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还是中国管理科学学会,均回应称此事子虚乌有,他们从未发放过有关高考志愿规划的证书。

事实上,所谓官方认证的“高考志愿师”从来都是一个伪命题。此前,新京报就曾报道,教育部发布警示称,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这类职业资格证书。而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也从未进入过《国家职业资格目录》。

所以,那些承诺通过培训考试就能拿到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证书的机构,以及宣称拥有持证专业师资的高考志愿规划咨询机构,均已涉及虚假宣传,已经涉嫌违法。而学员一旦入坑了这类培训机构,就会遭遇退款难、维权难等困境,在市场上此类考证机构屡遭投诉的情况也层出不穷。

高考志愿决定着考生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,事关命运前途,考生和家长都高度重视。高考志愿如何填报,也因此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。有调查机构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8.8亿元,预计2023年可达9.5亿元,有88.1%的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。

但是,因为现实存在着巨大的“信息差”,某种意义上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刚需,市场规模较大,也因此鱼龙混杂。鉴于此,有必要加强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的规范化、标准化治理。

▲2023年6月17日,“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现场咨询会”现场。图/新华社

前段时间,高考志愿AI填报服务,曾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,激起公众对AI填报利弊的反思。而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的考证乱象,也提醒要对相关服务与培训加强关注。

一方面,如果填报服务市场需求旺盛,经考察论证后,可以探索设立“高考志愿规划师”的职业资格培训标准,在社会面开放此类师资培训,发放相关证书,推进行业规范发展。

另一方面,若经调研确认,不宜进行相关资格认证,应该对相关培训机构及高考咨询服务机构加强监管审查,对虚假宣传、违规发假证等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戒处理,规范市场秩序。

其实,就考生与家长而言,高考志愿填报咨询,付费机构也并非唯一选择。不少大学也都提供了相关咨询服务,部分大学甚至是现场“摆摊”,面对面为考生及家长讲解招生政策、院校情况、专业设置等,并给出志愿填报建议。此外,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也会集中组织免费的志愿填报服务。

有必要指出的是,对高考志愿填报而言,众多咨询服务机构所打的“不浪费每一分”“实现分数的最大化利用”等口号,其实是一种刻板算计的功利主义认识误区,也难免会误导考生和家长。

实际上,精准填报固然不错,但最重要的是考生与家长要清楚自己的学习兴趣、专业优势,甚至是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。总之,不能把这种事关自己前途命运的重大决定,简单地交给别人去左右,更不能迷信那些来历不明的“规划师”。

撰稿 / 和生(媒体人)

编辑 / 何睿

校对 / 赵琳

上一篇 : 生焖狗肉正宗做法?
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
x

相关推荐

精彩推送